心理障碍以及人类应对精神障碍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平衡,到中世纪的放火驱魔,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铁链约束,到启蒙时代疯人院的隔离政策,再到十八世纪后期的休克疗法等等,人类针对心理障碍的治疗手段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十九世纪中叶,布雷德等人对催眠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彻底改变了心理障碍的治疗图景。皮耶尔·雅内、让-马丁·沙可、希波利特·伯恩海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荣格以及约瑟夫·布洛伊尔等精神病学家都曾经长期学习并运用催眠技术治疗患者。而弗洛伊德发展出的精神分析,正是心理治疗的最初形态。此后,心理治疗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作为心理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得到了大量专业人士的公认。
然而,心理治疗的功效至今仍旧存在某些争议。毕竟,心理治疗的作用原理与其他的医疗手段大相径庭。一般的医学干预都需要外科或者药物的干预,心理治疗则大多通过语言和治疗关系来开展工作,它真的有效果么?
实际上,精神病学界始终都没有放弃过对精神类药物的不断寻求,但在过去几千年的岁月长河里面,这样的尝试一直都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心理治疗的先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来自柏林的曼弗雷德·萨克尔医生开始在一家私人疗养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胰岛素昏迷疗法,并逐渐将其扩展到情绪障碍的治疗。从表面上来看,患者的情绪的确出现了改善,英国的精神病院甚至开设了所谓的胰岛素病房。然而,这种治疗的并发症很多,死亡率也极高。由于大脑的葡萄糖供应遭到了剥夺,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给大脑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与此同时,一些外科医生发现一种名为异丙嗪的化合物可以增强手术麻醉的效果,同时又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到了五十年代,法国外科医生亨利·拉伯特将异丙嗪进行改良,开发出氯丙嗪。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引发了精神病学家皮埃尔·德尼克的注意,他开始尝试将这一类药物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自此,氯丙嗪便开始广泛运用于心理障碍的治疗,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人们并不太清楚它的作用机理。可以说,氯丙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精神病学的临床面貌,并点燃了人们寻找其他新型药物的热情。
紧接着,三环化合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以及碳酸锂等药物相继出现,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选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塞克尔和他的胰岛素昏迷疗法
精神类药物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到已经长足发展的心理治疗。既然这些药物的疗效已经获得验证,我们是否还需要那些听起来虚无缥缈的心理治疗?如果心理治疗对某些心理障碍患者有效,他们是否便不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如果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的同时又服用精神类药物,它们彼此之间又会有如何的交互作用?
投身心理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士都很清楚,在当代的临床心理实践之中,我们有相当高的概率会接触到药物与心理治疗并用的个案,或者,至少在治疗过程之中我们曾郑重考虑过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该如何搭配或者取舍。
因此,不论是可以开出处方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还是没有处方权的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面对正在服药吃药或不愿意服药的个案,都应该对此有所准备,而不是将药物的使用与心理治疗相互隔离开来,彼此陌路甚至相互敌对。
氯丙嗪的引入者: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埃尔·德尼克
为此,台湾心理治疗学会将与有知心理一同召开一场盛会,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放在一起,开展同场讨论,充分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与关联。
本次研讨会将选择四个常见的临床议题,每一个主题都将邀请一位精神科医师(同时参与心理治疗工作)以及一位资深的心理治疗师,既呈现出药物治疗可能存在的优势与瓶颈,也说明心理治疗的好处与困境。
我们开展这样的研讨会,并不是想要判断医药或心理治疗孰是孰非,或者哪一边更有优势,而是想要看看两边的竞合,以及分享精神科医师与心理治疗师各自在实务层面的经验,让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去运用两种不同的手法与资源。
主持人
WangHaowei
王浩威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荣格分析师
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长
心灵工作室负责人
心灵工坊文化公司发行人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常务理事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前理事长
医院精神医学部兼任主治医师
实践大学副教授
ZhangDaren
张达人
医院院长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常务理事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前理事长
纽约市立大学医院
精神医学部心理治疗研究员
主讲嘉宾
TangHuasheng
汤华盛
医院松德院区
精神科兼任主治医师
心禾诊所精神科兼任主治医师
前医院松德院区
医务长/社区精神科主任
毕业于中国医药学院学系
国立阳明大学公卫学院硕士
HuangZhengchang
黄政昌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谘商心理学博士
中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学系副教授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
台湾谘商心理学会理事
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谘商心理师
TangZijun
唐子俊
台湾师范大学
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研究员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研究院研修
唐子俊诊所院长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
台湾精神医学会甄审委员
SuWeiru
苏薇如
华人心理治疗发展基金会谘商心理师
台中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特约谘商心理师
美国NGH催眠协会
认证催眠治疗师
EMDRbasictraining证书
性谘商师证书
ChenJunlin
陈俊霖
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常务理事
台湾沙游治疗学会理事
台湾荣格心理学会理事
IAAP国际荣格分析师
ZhangSuhuang
张素凰
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退休兼任副教授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
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博士
LiHuiwen
李慧玟
台北市天晴身心诊所主治医师
医院和平妇幼院区
精神科兼任主治医师
台湾青少年医学会常务理事
私立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
谘商心理学组博士
LuYaqing
陆雅青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艺术博士
心禾诊所兼任艺术治疗师暨谘商心理师
台北市立大学
视觉艺术系暨艺术治疗学程退休教授
台湾艺术治疗学会创会理事长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终身会员兼理事
研讨流程
.09.04.09:00-09:10
黄政昌理事长:开幕致辞
.09.04.09:10-12:00
汤华盛医师与黄政昌理事长:强迫症专题
当西西弗斯疯狂地推着石头,是该好好劝他,还是灌酒把他醉倒,还是任由他继续推石头?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乃至家庭治疗,在强迫的治疗之中各有其重要的地位。两位讲者合谈强迫正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携手合作的最佳典范,除了开药、个别咨询、团体治疗,还包括合作著书、开设网路资源,全方位生物-心理-社会介入,为强迫症患者提供多样融合的治疗模式。
.09.04周六
09:10-10:30
强迫症
汤华盛医师
.09.04周六
10:40-12:00
强迫症
黄政昌理事长
.09.04.13:30-17:00
唐子俊医师与苏薇如心理师:青少年专题
研究显示,情绪敏感体质者,在儿童到青少年阶段开始出现焦虑,青少年中后段开始出现忧郁,之后焦虑和忧郁交互影响。《自然》期刊刊载,儿童阶段的焦虑会在临床边界徘徊,逐渐突破临床强度,当个案的情绪问题影响人际、学业和家庭互动,家长开始寻求药物或心理治疗。而治疗的选择,必须根据个人的偏好、症状的种类和对生活影响的程度,以及各自治疗后的反应而异,此间的配对极为复杂而专业。本次研讨将举例如何针对几种治疗结合搭配,也说明不利的治疗挫折经验,一同从宝贵的经验中学习。
.09.04周六
13:30-14:50
青少年忧郁、自杀与自伤
唐子俊医师
.09.04周六
15:00-16:30
青少年忧郁、自杀与自伤
苏薇如心理师
.09.04周六
16:30-17:00
综合讨论
王浩威医师
.09.05.09:00-12:00
陈俊霖医师与张素凰教授:焦虑与恐慌专题
焦虑几乎是精神分析的起点,却又既具有坚实的生理基础,又是认知神经科学久予钻研的对象,更是精神药物学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由实务角度来分享精神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竞合与使用时机,综合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行为治疗与临床实务经验,让我们同时看到「焦」的脑也看到「虑」的心,两者间的你侬我侬,更透过理论和实例一起看精神药物与心理治疗,可以如何携手帮助焦虑和恐慌等疾患的个案。
.09.05周日
09:00-10:20
焦虑与恐慌
陈俊霖医师
.09.04周日
10:40-12:00
焦虑与恐慌
张素凰教授
.09.05.13:30-17:00
李慧玟医师与陆雅青教授:多动症专题
跨专业合作真的很不容易,但若能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方向思考,就比较容易达成一个以个案为中心的治疗合作。因为「人」的存在,是生命与时光交会,在文化中逐渐体现的历程。当过动儿少的基础功能出现失调,以个案为中心的治疗干预便能促成孩子在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有最佳的展现,让之后的生命开展更顺遂。
.09.05周日
13:30-14:50
过动与行为问题
李慧玟医师
.09.05周日
15:10-16:30
过动与行为问题
陆雅青心理师
.09.05周日
16:30-17:00
综合讨论
张达人医师
课程内容或时间
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课程安排
课程平台:ZOOM和有知心理的课程平台
课程安排:定于年9月4日(周六)开始,9月5日结束,8场讲座和2场讨论,共13小时
课程要求:本课程为临床心理工作的进阶课程,学员需具备一定程度的临床知识以及一定程度的临床工作经验
课程回放:本课程有三个月的视频回看时间
讲座费用
YUAN
三人团报
原价元
全日制在读学生
可享受课程原价的六折优惠(元)
(需向课程助理提供学生证)
课程助理
课程助理
二号飞行员
长按右边